◎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当然,这样说也不否认自20世纪以来经济学各门类、各领域均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学家们也业已作了大量工作,在个研究领域均取得了许多巨大的理论进展。
更乐观的说法是狭义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如果说在第二波冲击中中国就已经明确意识到不可能独善其身的话,在这一波的冲击中,中国遇到的挑战会更有实质性。
也正是在这一波中,中国开始明显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压力。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意义是可以使我们看到,在危机原发地美国要解决的问题,与受冲击的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不论迟早,不论好坏,危险的是思想,而非既得利益。然而,纵观世界各国近现代经济运行和社会演变的历史轨迹,我们会发现,经济增长原因的任何一维主张或一维决定论,均能找到一些反例,因而,经济学家们在探讨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原因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感到充满困惑。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认为一国的经济绩效差、经济停滞乃至社会动荡的原因在于该国存在大量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自生能力企业的产生与存在又在于政府决策者没能采取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致使政府决策者采取不符合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发展战略?是制度因素?还是认识问题?如果说是认识问题,那么,应该让决策者读经济学哪门学派的理论才能认识清楚比较优势原理?是让他们去研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还是让他们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或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即使一些政治企业家(诺思语)相信了比较优势原理,他们又能任意地在各国的现实实践中制定并推行符合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建立并一大批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与其把它看成是一个完全是由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所决定的固定参数,而毋宁把它看成是随经济发展而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因而,按照斯密和哈耶克的经济社会观,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某种社会安排和社会机制压制和阻抑人类市场秩序自发生成和成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应该是不期而然的。确实的形势也不乐观,美国带来这次金融海啸还没有放缓的迹象。
而又不能各自解决,可知仍以共识为共同纲领。到银行债务无法偿还而破爆,其中次按仅为众多债务之一而已,引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了。而美国独霸全球经济、美元主导世界金融超过半个世纪,结纳之深,既然实在无法切割,也就只能共体时艰共同应付。甚至开口要人买美国国债,天下间那有这等便宜的事。
近日读到多篇对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学者)的指责。到欧元建立,已减少使用美元,又以军费龎大、贸易长期逆差。
欧盟主要国的法国和德国,主张改革监管金融机构,当然就是反对美国主控了。其它各国,都有不同的各自表述。美元从此定于一尊,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发展人工密集产业,正是目前的优势和解决农村隐匿性失业问题,难道林不想发展高科技?林那里会想要刮削工人造成农村贫穷而肥了外国,还有其它的莫须有之责。
中国在金融海啸中免不了也受到冲击,那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美国当然以自己国家利益为优先,则在会议中的争论必多。中国可不容易出了个林毅夫这样的人才,何忍用心去毁灭他。金砖四国的中、俄、印、巴要求在国际货币基金(IMF)有话事权,也就是不同意美国主导全球金融体系。
美国虽然是个金融超覇,但经过这次金融海啸,自难说服其它国家唯命是从。自从苏联解体,美国顾盼自雄,信用膨胀不自制,自恃美元为各国货币发行的储备金,大量印钞支应,并放任银行衍生各种债权商品。
由于向来美元信用昭著,发行数量也很能节制,很少受到质疑振兴工业行业,并不是工业需要帮忙,而是工业没有需求。
减税也是一个办法,可以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增加老百姓的购买力。仅仅再去刺激经济,只能起到一个稳定、止疼的作用,就像短期内吃片止疼药,不要让病情过于恶化。一个是稳住,一个是增长不要断续。上月初,我在广东东莞调研时,看到一些企业的状况现在还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所见,一季度的用电量是负增长的,出口增长从之前正的20%多到现在负的20%多。中国还是有牌可以打的。
包括我建议的把国企股票分给老百姓,就可以创造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此前工厂已经关了不少,活下来的工厂现在不关了,但它们的增长仍然是负的。
如果股市吹起来就好,那全世界还会有穷人吗?其他的新增长点,比如新能源等等,都是些小玩意儿。如果单靠刺激经济,但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改变,就只能维持。
至于靠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形成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可能未必能达到目的。民企的运行环境如此,我见到的很多老板都表示不想干了。
应把资金主要用在国内,不要大量借给外汇储备。最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改变增长模式,创造需求。可是如果把钱花在老模式上,一旦钱花完了,就没牌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不用说,大家也都可以知道是怎么样一个局面:2009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仍在硬着陆。
进入 谢国忠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刺激经济 。我们的问题最终还是老百姓的财富和收入不足。
一季度的宏观数据正陆续出来。如果希望现在吃一片止疼药,等世界经济回暖,火爆了,我们就跟上了,然后恢复过去的增长模式,这个想法我觉得风险很大。
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老百姓手里没钱。因此,藏富于民将是未来必须也是首先要做的。
到那时,再回头找其他出路,会很被动,很困难。目前重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刺激经济。第二个是藏富于民,创造国内的消费需求。改革的具体内容,一个是要把中国推向世界,扩大开放。
靠这些不可能改变增长模式,这是喊口号,喊口号的话和实际情况是有区别的。现在如果不刺激一下,下一步的增长就跟不上了。
世界经济现在遇到的困难,暂时恢复不回来,几年内也难以恢复。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
目前中国出口下跌造成的影响暂时还无法弥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内需不足的问题。都不干活,都不做实体经济了,谁来创造就业呢?在这样的局面下如果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有两个目的。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2:21天狐定制
2025-04-05 12:19天狐定制
2025-04-05 11: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1:39天狐定制
2025-04-05 11:33天狐定制
2025-04-05 11:31天狐定制
2025-04-05 10:56天狐定制
2025-04-05 10:47天狐定制
2025-04-05 10:33天狐定制
2025-04-05 10:08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